新闻中心
“
“双碳”战略目标下,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是我国能源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能源向绿色低碳迈进的可靠途径。随着浙江省未来社区、工业园区或建筑综合体的用能需求多元化发展,以“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为能源科技创新整体智治将成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
开 场 篇
Theme Forum
“智慧综合能源像是一头大象,有的人摸到象腿、有的人摸到象鼻,每个人对智慧综合能源的理解都不同。多年来,正泰也在智慧综合能源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而服务好杭州市各区县各重点产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需求,需要我们的企业携手共创、协同作战,更需要我们深入调研,做好解决方案和示范项目。”
9月14日下午,在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陆川的致辞中,由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和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行业协会智慧新能源专业委员会(筹)联合主办的“碳达峰行动与智慧综合能源”主题论坛正式开启。来自可再生能源领域近70余名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陆川作为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新任会长,与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共同为智慧综合能源专业委员会揭牌,并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早在2020年底,协会就开始筹备成立智慧综合能源专业委员会,并广泛征集委员。
经过筹委会和理事会讨论表决,选举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金建波为主任委员,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祥熙、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斯建龙、杭州城市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向东和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机电工程院嵇建飞为副主任委员。泛太能源环境(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江博士担任秘书长。
国家正面临“碳达峰”行动的特殊历史时期,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上至国策,下到省、市、区、县、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单体建筑、乡村,都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要求被提出,碳交易、绿证交易,也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推手。在这种背景下,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面临挑战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次揭牌仪式,不仅标志着协会智慧综合能源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更标志着我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多能融合发展2.0时代的开启。
揭牌仪式后,协会精心准备了“市场篇”、“案例篇”和“对话篇”环节,邀请到来自环保、建筑、电力、光伏、地热能、风能和天然气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分别从模式探索、实践案例和发展思路等方面,用实际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借鉴,用企业故事诠释了“双碳”下的杭州力量。正是这一条条独特的智慧综合能源之路汇集在一起,为“双碳”之路注入了一股强劲的生命力。
市 场 篇
Theme Forum
中节能(杭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徐兴高分享《园区级智慧综合能源工作思考》主题报告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节能公司第三事业部副主任杨敏分享《浙江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现状》主题报告
案 例 篇
Theme Forum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智维副总经理马野分享《聚焦双碳目标工业园区智慧综合能源服务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
杭州城市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蔡璐茵分享《医院等公共建筑综合能源供应系统设计探讨》主题报告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秦祥熙分享《陆特能源“地热+”综合智慧能源汇报》主题报告
对 话 篇
Theme Forum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就“双碳背景下如何加快智慧综合能源应用发展”展开了一场特别的“对话”。
协会智慧综合能源专委会秘书长任江博士主持对话,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修水、浙江华云清洁能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张扬、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申新贺、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咏,针对本次论坛的主题——“智慧”和“综合”,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把作业“抄”好
正高级工程师
张扬
智慧综合能源要想发展需要有一基、一顶、两根梁、四根柱。一基指的是能源基础知识;一顶指的是能源的政策;两根梁是能源流和信息流;四根柱则为技术、管理、经济和市场。
智慧综合能源目前最大问题是没有人梳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缺乏综合的能源基础知识则是目前最大的挑战;其次,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干的多、看的少”的问题。国外会针对项目实施做一个社会普查,而国内的能源数据管理方面与欧美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软件系统首先要解决线下的体系问题,要从能源转化、能用、能效、供应用能、能源管理这‘五位一体’展开思考,才能推动智慧综合能源向前发展。
将光伏与建筑美学结合
技术总监
王修水
从建筑设计理解“智慧”有三层含义:
对众多能源种类如何梳理是体现智慧的第一方面,在设计建筑时,应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地理环境来进行分辨;
梳理后如何进行选择是智慧的第二方面,医院、住宅、农民房、公共建筑需要选择什么样适配性的能源来助力建筑低碳环保是关键;
如何进行后期的运维是智慧的第三个方面,现在国家从建设城市往运营城市的转变,建筑上的先期成本与后期运维成本的比例有所变化,且农村会成为未来几年绿色建筑的庞大市场,对于建筑设计行业应该做到“新建的要选好、已建的要用好”。
让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
副总工程师
申新贺
“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一种多能的互补,各种能源的补充能够保证一个平稳的输出;另一方面是大家一直强调的“源网荷储用”,从能源的五个环节上来实现能源系统的智慧。而在风电的角度,我们更多考虑从源端的融合。现在,我们在开发阶段也有“风光水火储”各种能源的融合。
正如正泰所提出的“绿源、智网、节荷、新储”,也是我心目中智慧综合能源在我们身边实现的最终场景。
发挥能源大数据价值
项目经理
刘咏
无论是从新能源,储能、建筑节能还是能源大数据的运用,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成熟的阶段。国网也认识到‘智慧+综合能源’是未来综合能源发展方向。公司也在用户侧能源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方面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借助海量传感器的布置来获取用户侧最末端的大数据。
而获取到能源互联网的整条链路上的完整大数据后,如何发挥它的价值来形成能源互联网的闭环,智慧综合能源应用的闭环是接下来要思考的方向,而国网杭州也愿意为大家提供这么一个发挥和发展的智慧综合能源平台。
论坛最后,赵永红秘书长总结了三点看法:
首先是学习,多从落地项目学习相关的经验;
其次是调研,要走到一线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才能确定行业的发展空间;
最后是客户材料,不能光做工程而忽略材料的环节。
赵秘书长表示:“行业政策大热之年,投资人更要有标准和安全意识,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更要做好安全科普,光伏项目设计、实施、运维的企业更要好好学习,电网公司要做好大数据平台服务,不做好这几件事,越快推进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反而会影响整体碳达峰的行动。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可观的智慧综合能源之路,“双碳”目标使命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