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协会多能互补工作小组来到高校 与浙理工共拓“产学研用”新模式
2016-11-02 15:19:59

2016年10月31日,协会多能互补小组又开始了一月一次的工作会议,这次我们来到了高校——浙江理工大学。工作小组九家企业共20余人参与了此次会议,协会主管部门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徐东敏到会支持指导。

浙江理工大学作为协会的新会员单位,对此次协会多能互补工作组的考察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俞峰亲自到场,与各企业交流产学研用合作想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主任姜坪精心组织,邀请到近10位专家教授与会交流。


以往的校企合作经常流于形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俞峰副院长表示,这次协会组织企业到校交流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协会的平台,与企业的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另外,他还对高校与企业的定位做出了形象的比喻,高校老师的位置处于云端,通过学术科研来探索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而企业则是在地上挖果实,将科研技术成果利用到产业中,促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高校老师能做什么?企业想要怎么做?只有双方明确定位,理清需求,才能使校企合作之路走得长远。

浙江理工大学王志毅、张光玉、马景辉、吕超等专家教授从太阳能、地源热泵、热电联产、储能技术等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在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建筑中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路线。高校专家们精彩纷呈的成果展示,让协会和企业代表受益匪浅,双方就一些技术和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最后,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徐东敏对本次活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这是协会第一次组织企业与高校的研讨交流,感谢浙江理工大学对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为我们呈现的丰富科研内容。

本次多能互补小组会议主要目的是学习了解浙江理工大学在绿色能源建筑方面的各项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推进多能互补系统集成应用。这是协会自成立以来组织的第一次企业与高校的交流活动,今后协会将积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从浙江理工大学起步,联系更多高校,收集专家们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对接。此外,协会也将继续推进多能互补工作小组每月一次的轮访交流,以加强对各种能源利用技术的理解为基础,共同研究多能源技术融合模式课题,实地考察企业已有的试点研究项目,切实做好多能互补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工作,期待下个月的主题聚会!


浙江理工大学建环系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创建于1996年,是浙江省首个招收暖通专业的高校。建环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设有两个培养方向:暖通空调方向和燃气工程方向,其中燃气方向是省内唯一的专业方向。近年来完成了省财政资助的“燃气与空调技术实验室建设”、“建筑节能实验室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的设计与示范应用”, “太阳能辅助热泵冷热水一体机”获得浙江省建设科技成果三等奖。

协会往期多能互补工作会议:

【协会动态】试点先行 协作创新 协会组织“多能互补”工作组探讨多能源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