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7年5月1日,杭州公共自行车9周岁生日。日均租用量31.5万人次,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租用人次最多、便捷度最高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近年来屡获国际大奖,并已成功输出到全国200多个城市。
2016年12月,杭州光伏协会与正泰新能源、桑尼能源、龙焱能源等十多家会员单位组成的杭州光伏军团,在北京举行的“2016首届全国分布式光伏应用创新金奖颁奖典礼”大放异彩,共揽获10项大奖,受到高度关注!
如今,通过全市布置的数千个光伏车棚,太阳能发出的绿色电将通过插入红色公共自行车的储能电池,助力市民实现“轻松骑行10公里”的新梦想!——5月16日,以“新能源、新模式、新公交”为特征的全球首个公共自行车+移动能源共享系统在杭州首发。
升级后的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车棚顶层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这套共享系统由新型电助力智能公共自行车(昵称“小红车”)和新能源共享租换电柜组成。小红车2.0与以往有所分别,车轮采用了桂花花瓣形状的轮毂,车篓下多了一个可以插电池宝的电池盒,车体内置智能传感器和混动力驱动设备,最高限速15公里/小时。
共享能源柜和电池宝
太阳能经过光伏电站的采集、储存,被“藏”在一个柜子里(共享租换电柜)。每个电柜装有28块“可行走”的电池宝。新车就是依靠这块电池宝实现混合力骑行,这块电池宝,甚至可用于各种电器的充电,当手机没电时,你就可以用它给手机充电,最多估计可以充满10个手机呢。
届时,市民可以在新能源共享租换电柜上刷卡(支持市民卡)或通过扫码,租一个“电池宝”,插入已租的公共自行车的电池座内,就能享受到混合力骑行啦。
调查显示,在三公里以内,更多人会选择骑车出行,而超过三公里后,大伙会更倾向于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如何让公共自行车承担更大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助力城市减排降霾的责任,就必须打破公共自行车通常只满足于3公里出行半径的限制。
装了电池宝的小红车,采用的是“不踩不动,一踩智动”的方式。骑车人不踩踏板,智能装置就不提供动力,一踩踏板,智能系统就启动了,“小红车”就会主动智能感知用户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及踏行频率,为骑行者实时输出相应的混合动力,简单来说,你用了多少力,系统就给你供多少力,相当于原来2倍的力在骑车。
据介绍,这套系统由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公司与杭州西游科技公司共同研发。
“我们在2年前就开始研究这套系统,到现在终于可以推向市场,借助这套系统,将有望破解三公里魔咒,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出行的可能。”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陶雪军表示。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在首发仪式上表示,该项目对于产业来说,也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应用市场的同时,光伏产业发展也急需通过创新,摆脱高度依赖电价补贴的困局,实现这个高科技行业的高附加值。该项目中,光伏产品成为用能微网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储能实现能源的移动供应,满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产业发展,我们需要打开思路,打开格局,打开视野,跨界合作。
杭州改革发展研究院吴伟强副院长则畅想当公共自行车有了电力供应,将来将有可能让市民骑着自行车听音乐,看导航,听景点介绍,我们的生活将更为美好。
截至2017年3月,全杭州城有3772个公共自行车营业网点,投放8.58万辆自行车,遍布杭州城各个区域。在未来,杭州城的数千座公共自行车站点,都会安装一体化分布式光伏电站。数千座光伏车棚,其电力满足自用外还足可以对外实现供应,这将形成一张城市中的分布式能源网,在未来与移动互联网、智慧能源网的融合将必然为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据悉,这款智动公共自行车首先在杭州滨江338个服务点进行试点,投放5000辆,争取2-3个月内投入试运营。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将根据滨江运营情况,进行完善,力争2018年初在全市推广应用这款新的智动公共自行车。
❤扫一扫,关注我们❤